濟南冷飲市場成外地雪糕的天下 好吃便宜的本土雪糕卻缺少銷路
發布日期: 2022-07-05 08:07:02 來源: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曾經,在濟南提到群康恐怕無人不知,該企業的雪糕曾長期占據濟南市場主導地位。近些年,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濟南雪糕市場成了外地雪糕的天下。記者采訪了解到,當下生產基地在濟南冷飲企業已經很少。

“做雪糕30年了,不想放棄!”

“我從1993年開始做雪糕,一開始是小作坊,一點點做起來的。”濟南順昌厚和食品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何先生回憶說,當年他的雪糕廠從市中區黨家街道起步,“日產量在1萬多支,售價兩毛錢一支,當年都是騎著自行車用箱子走街串巷售賣。”對于這種走街串巷售賣雪糕的情景,不少市民也是記憶猶新。當時,很多學生勤工儉學也選擇賣雪糕,冰棍一毛一支,雪糕兩毛,那個年代吃上一支雪糕就是享受。

這個雪糕的生產作坊一直生產到2004年,到了2005年建了雪糕廠,開始逐漸擴大生產規模,“產量一點點增大,多的時候到了兩萬箱,一箱40支雪糕,也就是每天產量到了80萬支雪糕。”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何先生的高光時刻,可是好景不長,到了2013年、2014年冷飲行業開始產能過剩,“濟南市就有群康、夏君樂、圣水等等很多企業,周邊菏澤、濟寧、淄博也有很多冷飲企業,從那時起開始冷飲行業就不好干了,我也調整轉型,從2016年開始生產老濟南冰棍,老冰棍很快也打開了一定的銷路。”不過后來,由于種種原因,他的企業幾乎就停產了,很多的人員也都流失。

到了2019年,念念不忘冷飲行業的何先生,還是放不下雪糕這個產業,盡管家人也都不太支持,但他還是認定了這個行業,“陸續開始重建,今年生產經營管理團隊也建立起來了,但是讓我不理解的是,這么好的雪糕卻賣不出去。”

堅持低價高品質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雪糕

從2019年恢復生產以來,該企業的雪糕銷售一直不理想,“就像我的老濟南奶油冰棍,我想做得好吃就需要多加好東西,成本就高,因此出廠價也高,我的成本比大品牌的一支差不多高出一毛錢,同等價位經銷商就愿意賣大品牌,不愿意賣我們的冰棍。”

為了打開市場,何先生今年直接跨過經銷商,自己去對接零售店,“我們就是自己出去跑市場,對接便利店等,我們專門做了試吃裝,讓零售店的人品嘗,也給老百姓試吃,漸漸打開了一定的市場。”何先生說,“今年情形就好一些了,也有了很多回頭客,并不是我們的雪糕不好,是老百姓買不到。”

“我的雪糕就是真材實料,好吃,讓你吃到小時候的味道,這種配方都是我自己研究的。”何先生表示,他就是要生產老百姓能吃得起的好雪糕。記者發現,他們公司主打的就是老濟南奶油冰棍,另外還有綠豆甄情、芒果凍了、奧力脆等六種雪糕,“我的產品價格都在3元以下,我主打就是1~3元的雪糕,像老濟南奶油冰棍‘家批價’只要1元1支。”

未來希望做濟南市場占有額最大的雪糕

何先生說,“我要把1元-2元的雪糕做到極致,同等價位的雪糕我們做到最好吃。”

何先生說,現在濟南市場上他幾乎是唯一生產基地在濟南的雪糕企業,“我的目標是5年之內,做到在濟南市區一個雪糕季銷售一億支雪糕。”

現在他的企業有六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滿額運轉一天可以生產40萬支,一天最大產量就超200萬支雪糕,“現在實際一天生產8萬支,產能只占滿額產量的4%。”

何先生說,他現在最希望市民能吃到他的雪糕,“只要吃到,他們就會是我的回頭客,雖然不是100%,我想大多數是認可的。”

對于當前市場上高價雪糕的問題,何先生直言當前的市場不正常,“有個別人能吃得起高價雪糕,但是長期吃確實是不小的支出。”他認為雪糕畢竟在生活消費中占很小一部分,“即便是最好的雪糕,成本也不會超過5元。”何先生說,他認為雪糕市場終究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上,“現在人雪糕的消費數量相比以前低了很多,以前低價雪糕為何做不下去了,還是因為他的口感太差,質量不行,只要低價高質量,我相信肯定會有市場。”(記者 李培樂)

標簽: 濟南冷飲市場 外地雪糕的天下 好吃便宜的本土雪糕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雪糕

新聞資訊
精彩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