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旅文體康】益陽侖村:小小竹掃把 “掃”出一條致富路
發布日期: 2023-06-22 12:53:29 來源: 桃江融媒

馬跡塘鎮益陽侖村村民莫奎組織成立合作社,利用廢棄的竹枝條扎成竹掃把,一年下來,銷售超過400萬元,竹掃把成了當地村民一條致富的新門路。


(資料圖片)

幾位大媽在扎竹掃把???胡衛紅 攝

在馬跡塘鎮馬跡塘社區一間廠房里,堆滿了做掃把用的竹枝條和已經做好的連體、帶桿竹掃把,幾位大媽有的在砍竹枝條,有的在扎掃把。莫奎和妻子薛美蘭一道在給竹掃把打捆,準備將一車的竹掃把運往新疆的一位客戶。“你別看這竹掃把不起眼、也不值錢哦,但我們合作社一年要賣出200萬多把竹掃把,年銷售額達400多萬呢。”莫奎笑著對記者說道。

莫奎和妻子薛美蘭在給竹掃把打捆???胡衛紅 攝

1989年出生的莫奎是馬跡塘鎮益陽侖村人,原來在山東從事路燈組裝。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初,他回到了家鄉。薛美蘭的爺爺是篾匠,老人家平常在做竹編器具的時候也用剩余的竹子邊角料扎竹掃把賣。薛美蘭從小耳聞目染,學會了扎竹掃把,常常撿些竹枝條,扎成掃把賣出去補貼家用。莫奎返鄉后,也幫妻子扎掃把,因扎得多賣出得少,到2020年下半年,家里已積壓了3000來把竹掃把。正在莫奎為掃把銷路發愁的時候,他在山東打工時結識的一個朋友說,他們那里大量需要竹掃把,于是莫奎以每把3元的價格將竹掃把全部賣掉,這次經歷使他從中看到了商機。桃江漫山遍野都是竹子,省外對竹掃把的需求量大,在縣里駐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幫助下,莫奎發起成立了合作社,專門做竹掃把賣,自己在外跑銷售,妻子在家組織生產。

藝陽侖富民農業合作社的扎掃把???胡衛紅 攝

竹竿為把,竹枝為面,再用細鐵絲將竹枝綁緊固定,52歲的熊小軍只花四、五分鐘時間就扎好了一把竹掃把。今年初,外孫上幼兒園后,熊小軍來到藝陽侖富民農業合作社扎掃把,一天可以掙到近100元。“扎掃把,勞動強度不大,技術呢,一學就會,很適合我們這些家庭婦女做。”熊小軍介紹。

除了竹掃把,藝陽侖富民農業合作社也根據客戶需求開發出竹制用品。薛美蘭用7根整理好的竹枝條排列在一起,將枝條竹葉稍加纏繞,就制成了一個“七根篾枝”造型。

莫奎夫婦向馬跡塘鎮黨委副書記黃海龍(左二)介紹合作社情況???胡衛紅 攝

莫奎說,2021年下半年后,竹掃把的銷售越來越好,產品供不應求。扎掃把的農戶現在已經從馬跡塘鎮擴展到周邊的武潭、大栗港等鄉鎮,相鄰的安化縣和常德鼎城區一些鄉鎮的農民也送竹掃把來。目前,周邊至少有1000戶農戶在扎竹掃把。莫奎介紹,他們扎的竹掃帚手工精良、扎實耐用,加上價格適中,以前要自己找銷路,現在包括新疆、內蒙古、山東、云南等很多外地客戶都慕名而來,成批訂購。

“制作竹掃把工藝簡單,可以讓老百姓,特別是殘疾人、低保戶、監測戶等低收入群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家里就業,這是在桃江大竹鄉值得好好推廣的鄉村振興富民之路。”馬跡塘鎮黨委副書記黃海龍對此表示。

記者:胡衛紅

編輯張紅莉

審核 莫 斌

監審 盧 巖

標簽:

新聞資訊
精彩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