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項目近日完成封頂,144片“銀杏葉”組成的“森林傘蓋”已經成型。記者從建設方中鐵建工集團了解到,昨天下午,外立面首塊高15.33米、寬2.63米、重量超過11.5噸的超大玻璃幕墻開始吊裝,整個項目將安裝276塊,提升圖書館采光能力,建設“透明書苑”。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項目部技術部技術員王佳樂介紹,外立面采用超大玻璃幕墻,不僅是為了使圖書館造型新穎、個性鮮明,更為了最大限度提升采光能力。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使用的超大玻璃幕墻,無論從外形還是受力體系上,都屬國內首創,在國際上也無先例。超大玻璃幕墻運輸到施工現場時,更要拆除圍擋,確保入場安全。在正式安裝前,項目部已多次展開專家論證,多次進行安全施工系數測試,以確保運輸、存放精準安全。除了運輸、存放難度大,安裝玻璃的打膠過程需要在封閉場所中進行。因此,項目部定制了一個巨大的無塵箱體輔助施工。玻璃吊裝就位后,工人將在箱體內給玻璃打膠。
“這種超大玻璃幕墻,采用了全新的加工工藝,每塊大玻璃厚度13.3厘米,實際上是由7層玻璃粘合而成,每層中間還要加入膠片,提升整塊大玻璃的強度。”王佳樂說,廠家需要兩個月時間才能制作完成。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工程應用這種超大玻璃幕墻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國內廠家的玻璃加工能力。
依據效果圖,這座“森林書苑”內部將呈現“山谷門廳”的景致。在南北大門之間,有一條蜿蜒的主通道,兩側的區域形似山坡上的梯田,每一層都可供市民閱讀休閑,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森林環抱的山谷之中。圖書館外,就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超大玻璃幕墻的存在,能夠讓讀者在圖書館任意一個公共區域,都能看到外面的園林綠化景觀,享受“臨山間于樹下”的閱讀體驗。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日接待量約為5000至8000人次,計劃于2022年12月底竣工驗收。該項目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筑高度22.3米,為現代大型省級公共圖書館。其核心功能將由傳統的藏閱功能向藏借閱一體化、多媒體體驗、素質培訓等功能拓展。未來將與首都圖書館功能互補,成為立足城市副中心、輻射京津冀的實體智庫和現代化的復合型圖書館。
-
1天貓國際雙11全面升級內容生態 中國市場給全球品牌帶來穩穩的信心
-
2國有大銀行秋季校招擴編 金融科技相關專業人才受到青睞
-
3“宅經濟”的消費新習慣影響下 中國直播營銷呈集聚式飛速發展
-
4澳門總體失業率微升至2.7% 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8%
-
5媒體曝光西安民宿市場問題 這些問題在民宿行業幾乎廣泛存在
-
6出生缺陷防控咨詢師正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職業新選擇
-
7破解保險理賠痛點 共同促進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
8香港貿發局疫情下締造商機 通過網上平臺聯系全球影視娛樂業界
-
9京東回應取消底薪 預計會釋放出超過10000個崗位給到社會
-
10網易裁員事件已與前員工達成和解 改進進度與結果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