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量被視為經濟運行的風向標之一 與國民經濟結構有高度相關性
發布日期: 2021-06-17 15:54:50 來源: 華商報

近日,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快速增長,三次產業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有14個省份全社會用電增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據統計,1-5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23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7%,其中,5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7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

用電量被視為經濟運行的風向標之一。今年以來,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從側面反映出經濟發展的活力。1-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8%,兩年平均增長7%。

此前,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用電量快速增長主要有以下原因:工業生產加快,一季度工業用電同比增長23.9%,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71%;出現大范圍寒潮天氣,全國最大用電負荷屢創新高;“就地過年”推動了消費市場活躍、用電需求增加。

此外,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相關報告認為,6月份,預計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降溫用電逐步釋放;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進一步鞏固,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預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當月同比增長7%左右。

分地區來看,今年1-5月,有14個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按增速排序依次為:西藏(32.7%)、湖北(27.1%)、廣東(27.0%)、浙江(26.4%)、云南(23.3%)、福建(22.8%)、江西(21.9%)、江蘇(21.7%)、四川(19.9%)、廣西(19.4%)、陜西(18.8%)、青海(18.7%)、寧夏(18.3%)和重慶(18.3%)。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富有認為,用電量與國民經濟結構有高度相關性,能夠反映出地區生產方式的差異。例如,第二產業用電一般要高于第三產業,如果地區第二產業比重較大,那么用電量就會更高一些,“隨著經濟發展動能的持續釋放以及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預計下半年用電量還將保持正向增長。” (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