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品質朗荔給荔中國”2021第七屆中國(東莞)互聯網荔枝節暨大朗荔枝品牌文化推廣會大型農業品牌活動舉行。本屆荔枝節以“水平紅玫瑰”荔枝為切入點,以“文化+莞荔”為主線,緊緊圍繞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推動莞荔實現“網上行”和“走出去”,構建高端荔枝營銷大平臺,提升莞荔在高端市場的份額。
“賣產品”與“賣文化”相結合
本屆荔枝節的指導單位是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和市人社局。主辦單位是大朗鎮人民政府和市荔枝協會。在啟動儀式上,市商務局為大會授予順豐公司和問道電商公司“互聯網+莞荔”戰略合作牌匾,以支持更多涉農企業加入農村電商的事業。市人社局為10家農村電商基層示范站的代表進行授牌,以支持更多企業和新農人助力荔枝線上銷售。
“莞荔品種優良、品相優美、品質高端、品牌響亮,值得品嘗!”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永忠表示,東莞將圍繞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借助互聯網,全力打造國家特色產業集群,高水平推動莞荔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
依托莞荔這個流量大IP,每年的互聯網荔枝節都在借助互聯網思維來豐富荔枝的文化內涵。本屆互聯網荔枝節抱團東莞8大產區(大朗水平紅玫瑰、樟木頭觀音綠、厚街冰荔、嶺豐糯荔枝、謝崗桂味、塘廈供港妃子笑、大嶺山糯米糍、唐廈紅荔枝)的優質高端荔枝品種,堅持以文塑荔,把“賣產品”與“賣文化”相結合。
其中,以大朗鎮“水平紅玫瑰”荔枝為抓手,組委會邀請到行業專家、荔枝種植匠人、電商等齊聚,共商東莞荔枝高品質發展道路,研究東莞荔枝走出去戰略,重點挖掘“千年莞荔·嶺南佳品”文化,賦予荔枝更多的情感價值、文化價值。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古代,荔枝的運輸是個難題。而在今天,借助于發達的物流和冷鏈技術,荔枝從枝頭到舌尖的旅程順暢了好多。在啟動儀式上,順豐集團特色經濟部負責人介紹了莞荔的全程冷鏈空運護航和搭建原產地直發倉模式,東莞荔枝飛往全國當日達、次日達都不是難題。
莞荔新品種閃亮登場
30年前,大朗鎮水平村就以荔枝種植技術精湛,荔枝連年豐產增收,引起多方關注。30年后,大朗水平村又率先推出和擴種新荔枝品種——“水平紅玫瑰”荔枝。
本次首度公開上市的“水平紅玫瑰”是由水平村的荔枝資深種植戶鄺耀祥歷經20年探索實踐所得,后期由華南農業大學荔枝專家李建國對果樹進行品質鑒定,為果樹品質“保駕護航”。
為了突出東莞荔枝的特色,最后選擇學術命名為“莞香荔”,而銷售時的產品名稱則取自其產地、外貌及香氣,取名為“水平紅玫瑰”。其特點主要為易成花、花量中等偏少;結果能力強,落果、裂果少;早結豐產穩產;適合輕簡化栽培。
“水平紅玫瑰”荔枝將在6月初上市,比一般的糯米糍荔枝足足早半個月,同時將持續到7月,可采摘期長,且甜度較高,品質好。在啟動儀式上,問道電商公司與水平村共同簽署了擴大水平紅玫瑰荔枝的戰略合作協議,借助于專業化電商公司的助力,水平村將探索打通荔枝產業化和文化賦能的任督二脈,力爭實現銷量和口碑的齊飛。
“10+4+40”行動助力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東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1年東莞荔枝種植面積約13萬畝,其中,糯米糍和桂味共計約10萬畝,觀音綠、冰荔等特色品種約1萬畝;優質品種占比超過80%,處于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從生產形勢上看,今年東莞市荔枝平均成花率、坐果率7-8成,若后期無重大不利天氣影響,預計全市荔枝產量屬中上年份。目前,已有荔枝陸續上市。
為了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個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東莞市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經下發。該方案提出了“10+4+40”行動計劃(即:出臺10條扶持措施、實施4項重點工程、啟動40個重點項目),加速布局涵蓋品種培育、種植、加工、銷售文旅融合和數字化管理等多個方面務實舉措,著力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今年荔枝季東莞市農業農村局將組織策劃一系列宣傳推介活動,比如組織本土荔枝企業參加上海“中食展”,配合省農業農村廳于6月上中旬在東莞舉辦主題為荔枝出口、中歐班列的第三屆廣東荔枝(農產品)絲路行活動,以及在大嶺山舉辦2021年東莞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暨首屆大嶺山荔枝品牌文化節等。
近期東莞成功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協同創建國家荔枝產業集群,重點打造“四園一館”項目(“市農科中心高效荔枝示范園”“市植物園荔枝種質資源園”“樟木頭觀音綠荔枝示范園”“大朗荔枝新品種實驗園”“莞荔線下文化體驗館”)。同時,建設2個荔枝高標準示范園,推動品種優質化、防控綠色化、水肥智能化、生產機械化、管理數字化,示范提升荔枝園現代化建設水平。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葛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