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復蘇的帶動下,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牛轉乾坤”。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26日表示,雖受到新冠疫情和補貼退坡沖擊,中國動力電池的規模增速放緩,但仍處在高速增長階段。
當日,2021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技術與市場應用企業家峰會在山西運城永濟舉辦。近百位業內專家學者齊聚于此,共同探討中國鋰電池行業發展。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國和出口國。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三國,而中國生產的鋰離子電池(包括日、韓企業在中國生產的鋰離子電池)占全球總量約70%。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的發展至關重要。劉彥龍表示,動力電池企業需在技術產品開發與轉換、供應鏈管理、現金流控制等多個維度做好應對準備。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分析,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2006億元(人民幣,下同),與2019年1839億元相比,同比增長9.1%。鋰離子電池產量由1364億瓦時增長到1570億瓦時,同比增長15.1%。
“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6.7萬輛,同比增長142.2%。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劉彥龍說,在此背景下,許多中國企業都在進行海外產能擴張。在新一輪全球動力電池產能新基建中,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及產業鏈企業正在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動力電池行業正進入新一輪投資擴產小高峰,儲能、電動工具、無人機等鋰電池細分市場也正迎來市場需求的快速擴容期。鋰電池市場供需緊張,投資擴產熱度回升,設備、材料領域將率先受益。
“從日本東麗、旭化成、住友化學等海外隔膜企業未來兩年的擴產規劃來看,其擴產速度遠低于全球動力電池需求增速。”于清教說,而國內隔膜企業憑借高性能、低成本、供應穩定性等優勢,在全球隔膜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正面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和挑戰,如何促進動力電池市場持續發展,提高電池安全、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綜合性能,已成為行業企業關注的焦點。業內專家表示,“高安全、低成本和高性能材料體系”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楊佩佩)
-
1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批復 廣州獲準開播首個城市4K超高清頻道
-
2“新動能”帶動綜合產業體系改革創新 東疆片區落實改革創新舉措
-
3消費品工業產量呈現恢復性增長 加快釋放需求潛力
-
4天貓國際雙11全面升級內容生態 中國市場給全球品牌帶來穩穩的信心
-
5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推遲至下半年一并組織
-
6廣西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 營造公平、穩定、高效、便捷的投資環境
-
7廣州海關關區化妝品出口增長明顯 “減證便企”成效顯著
-
8海南自由貿易港舉辦境外發債首次專題宣講會 推動跨境證券投融資便利化
-
9制度創新讓更多企業享受政策紅利 堅持從創新中尋找活力
-
10五部門規范教育收費 促進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