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超九十萬家 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落地
發布日期: 2021-04-09 09:20:50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目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專業組織已超過90萬家,服務面積達16億畝次,服務農戶7000萬余戶。”記者從日前舉辦的2021中國農業服務者大會獲悉,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之一,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奪取糧食豐收和保障農產品供給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表示,通過有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幫助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起來不合算的事情,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效銜接。

陳曉華指出,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一個大題目,其基本作用就是怎樣通過社會化服務帶動和引導小農戶走向農業現代化之路,同時也通過連片種植、降低成本的規模效應,解決了推進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規模和效益問題。

在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看來,經過10多年發展,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不僅有強勁的市場拉動、良好的效益支撐,還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國內外成功模式的借鑒,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發展的條件已成熟。

“農業社會化服務最終是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市場主體為重點,推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我們重點在引導、推動、扶持和服務方面去下功夫,引領并規范行業的發展。”張天佐說。

據中國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聯盟執行秘書長陳仕林介紹,在全國90萬家服務主體中,有27萬家以服務為主體的農業合作社,有40萬家以服務為主體的專業大戶,還包括一部分基層供銷社等,在推動這幾類服務主體優勢互補、各展所長的基礎上,將通過市場的辦法推進其合作發展。

對于未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陳曉華表示,當前我國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政策已經不少,但較為分散,亟需將其形成一個與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政策體系。他建議,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更好提升服務組織的發展能力;創新金融服務方式,解決服務組織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擴大保險支持范圍,降低服務組織的運營風險;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生產服務條件;注重服務人才培養,打好服務組織的發展基礎。

“當前我國農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期,對農技推廣服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張曄表示,近年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以助推新型經營主體、服務主體為路徑,推進全要素、全過程、全鏈條重大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落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