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游發展局(旅發局)3月3日召開記者會發布2021至2022年度的工作計劃。旅發局將投入35%的推廣開支至短期策略,其中一項重點在于重整內地推廣策略,主要聚焦大灣區客源。
根據旅發局公布的數字,2020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次為360萬,較2019年全年的5590萬人次下跌93.6%。至于酒店方面,2020年酒店住戶主要為本地居民,1月酒店房間入住率錄得59%,為全年最高,但2月跌至全年最低29%,其后逐漸回升,12月入住率錄得58%。
旅發局總干事程鼎一表示,雖然全球各地已開始疫苗接種,但疫情仍然反復,因此估計未來3至6個月,香港仍難以全面恢復跨境往來,但有機會與個別市場逐步重啟旅游。因此,旅發局在制訂來年策略時以兩大考慮為主:第一,需要繼續為旅游業提供支援,并做好本地氣氛,同時亦要維持香港的國際曝光,為開關做好準備;第二,疫情過后旅游競爭將會非常激烈,旅發局必須預留足夠彈藥,進行大規模的宣傳,讓香港能從中突圍。
程鼎一續說,旅發局會一如以往采取靈活彈性的策略,并審慎運用資源。他透露,旅發局在2021/2022年度獲得7.65億元(港幣,下同)的額外撥款,與去年相若。連同常規撥款,旅發局共有11.38億元的推廣開支,其中4.03億元(35%)將投放至短期策略,4.56億元(40%)將分配給中長期策略。
短期策略有三大重點,包括鼓勵本地消費及帶動氣氛,并為開關作準備。當客源市場重啟后,旅發局將推出“Open House Hong Kong”大型推廣平臺吸引旅客。
重整內地推廣策略是另一大重點。程鼎一指出,內地旅客是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場,以往內地旅客占整體訪港旅客約78%,其中不少來自大灣區內地城市。待通關后,旅發局將推廣重點主要聚焦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增加投入資源,之后再逐步推廣至內地其他城市。
程鼎一說,本地旅客在疫情期間到酒店staycation,可照這一思維鼓勵大灣區旅客不用即日往返,而是在香港過夜,體驗酒店staycation。推廣的重點客群則是重訪及熱愛香港的人士,尤其是善用科技的年輕旅客。
中長期策略方面,旅發局將聯合大灣區其他城市,向全球進行推廣,建立大灣區旅游品牌,將香港建設為大灣區會展、旅游樞紐。同時,旅發局還將致力于打造智慧旅游體驗,并全面審視香港旅游定位,重塑香港形象。
另外2.79億元(25%)推廣開支則會用于其他持續進行中的工作,例如加強會展旅游及郵輪旅游業界的支援、舉辦大型活動以維持香港國際曝光等。(記者 韓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