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青海湖流域首次自然資源及社會經濟本底調查工作任務完成,全面查清了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態環境、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主要自然資源以及社會經濟情況,為合理劃定并建立青海湖國家公園提供理論依據,并為開展青海湖流域綜合監測奠定基礎。
本底調查初步結果顯示,青海湖流域是一個封閉完整的自然社會復合體,從海拔5291m的崗格爾肖合力山到海拔3195m的青海湖依次分布著荒漠生態系統、草甸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灌叢生態系統、高原河流及湖泊濕地生態系統。
該流域80%以上的面積生態系統原真性較高,景觀基質單一,生態連通度高,物能流動便利,生物擴散便捷,生態過程完整,是我國西部完整的陸域和水域生態系統集成,在我國西部內流區極具典型性和國家代表性。
同時,該流域是青藏高原生境最豐富的地段之一,既是中國大型食肉動物最主要的庇護所之一,也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轉站,更是高原特有物種青海湖裸鯉、普氏原羚的唯一棲息地,是我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擁有74科269屬759種維管植物、68科202屬323種野生脊椎動物,更有238種中國特有植物和22種中國特有動物,對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價值。
記者了解到,在本底調查的基礎上,目前已編制草原、濕地、水資源與水生態、生物多樣性等專題報告,為明確保護目標、實施保護計劃、制定保護措施以及開展科學研究、生態旅游、科研宣教等提供基礎資料和發展方向。
下一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將建立地理基礎統一、資源邊界清晰、資源狀況明了的本底數據庫,融合行業各類數據,實現資源數據共享,最終形成各部門統一的自然資源本底“一張圖”,為有序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做好準備,為青海湖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資產的嚴格保護、管理管控、高效利用奠定基礎。(李江寧)
-
1數字文化產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文藝創作者要深入了解受眾
-
213部門聯合發布方案促進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創新金融支持方式
-
3讓快遞服務更好惠及群眾 及時有力予以整治
-
41.7億農民工返城 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
-
5上海就業情況總體呈向穩、向好態勢 助力“共享員工”等新就業形態發展
-
61519萬人通過微信搞兼職 占總直接就業機會近6成 你有副業嗎?
-
7“宅經濟”助推騰訊業績大漲 一季度日賺3億元 成為中國第一大市值公司
-
88月份工業生產持續向好 市場需求繼續恢復
-
9跨境電商呈高質量增長 以新業態助力外貿克難前行
-
10上海“智慧校園”迎萌新 推出諸多穩人心暖人心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