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經濟逆勢增長2.3%、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極不平凡的2020年,中國經濟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從稅收角度切入多維度的中國經濟,有哪些亮點?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數據,通過稅收這個經濟“晴雨表”,透視2020年的中國經濟。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完成136780億元,同比下降2.6%,圓滿完成財政預算安排的稅收收入目標。自2020年3月份“觸底”后,稅收收入增速連續9個月回升,反映了我國經濟復蘇向好的勢頭,但受疫情和落實減稅降費影響,全年稅收收入下降。稅收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約0.82個百分點,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減輕。
減稅降費政策將“真金白銀”紅利直達市場主體,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前11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73億元,全年預計超過2.5萬億元,可圓滿完成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全年為企業減負目標。”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十三五”時期,全國新增減稅降費預計超過7.6萬億元,一系列實打實的減稅降費政策增強了企業獲得感,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市場活力從全年新辦涉稅市場主體數量也可見一斑。蔡自力介紹,2020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達1144萬戶,比2019年增長10.1%,表明國家支持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市場活力快速恢復。此外,2020年全年辦理出口退稅14549億元,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有力支持穩外貿;稅務部門征收社保費收入3.8萬億元,為民生發展提供了保障。
稅收大數據具有時效性強、覆蓋面廣、顆粒度細的優勢,記載著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狀況,能較為迅速全面客觀地反映經濟運行情況。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企業生產經營穩定向好。
“2020年,全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7%,增速快于全國企業平均水平8.7個百分點。其中,以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為代表的高技術服務業,自4月份以來連續9個月同比增幅超過20%,全年累計增長23.6%,顯示新動能發展潛力加速釋放,新經濟持續茁壯成長。”蔡自力說,2020年,受益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支出預計同比增長13.1%,其中,制造業增長9.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5.3%,均保持向好的創新發展勢頭,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大后勁。(記者 陳晨)
-
1減少自助餐浪費別忘管好后廚 通過少量多次的方式來準備食物
-
2六成白領遭遇過職場PUA 關系落差忽視平等
-
32020年5月1日新規將實施 加大違法行為懲戒力度
-
4退役軍人待遇最新政策目錄清單 待遇政策越來越完善
-
5從走街串巷回收廢品到進入社區分揀垃圾 走近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日常
-
6韓國520所學校停課 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會
-
7中國民航穩健恢復 8月國內航空客運共完成4535.1萬人次
-
82020年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 增速較7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
-
9蘑菇街回應裁員 優化掉部分非強相關業務
-
10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河北固安設置跨省城市航站樓 直線距離約10公里